与特斯拉背道而驰,国产Robotaxi卷成啥样了

一周前,马斯克发布了特斯拉的Robotaxi——Cybercab,引得全行业观众行注目礼。

但是大家似乎并不买账,期待了这么多年,结果就这?

发布会还不到20分钟,信息量也是少得可怜。

果不其然,发布会后特斯拉股价大跌。大家对马斯克耍猴似的发布会很不满意。

并且国内外也有很多人抛出了质疑,只有单排两座的Cybercab,真的实用吗?

在特斯拉发布Cybercab不久后,国内Robotaxi头部玩家之一的文远知行,也发布了全新的量产Robotaxi车型——文远知行GXR。

借此机会,我们就梳理下,国内外的Robotaxi,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首先我们回顾下特斯拉Cybercab。

这是一款尺寸很小的车型,单排两座,后排是一个较大的储物后备箱。

与此同时,Cybercab取消了方向盘和踏板,所以这是一款面向L5级的无人车。

这与现在行业的大多数Robotaxi都不同。

不管是国内的百度Apollo、滴滴、小马智行,还是国外的Waymo,定位都是L4级自动驾驶,需要一些执行机构。

基于MKZ改装的Robotaxi

并且在Robotaxi发展的早期阶段,大多数公司没有能力联合主机厂从0开始打造一款Robotaxi专用车型。

都是大批量采购量产车,进行整车改造。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在马路上看到如此多头上顶着激光雷达的林肯MKZ。

包括Waymo,其第五代Robotaxi也是基于捷豹I-PACE进行改装,在头顶和车身周围布置了一圈传感器。

这些自动驾驶公司,无一例外,都是基于量产车进行改装,成本可控,还有执行机构,可以让安全员随时接管人驾。

但是Robotaxi发展到今天,已经有许多公司有能力与主机厂去联合量产一款面向自动驾驶运营的Robotaxi。

把Robotaxi从“改装”走向“前装”。

这里我们根据量产时间来做简单盘点。

前装Robotaxi,也并非以“接单”为出发点

首先是百度Apollo。

百度在2021年宣布,其第五代Robotaxi Apollo Moon是与极狐联合打造的。

这款无人车是在极狐阿尔法T的基础上前装了2个激光雷达、13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和12 个超声波传感器。

成本相较于上一代降低了一半。

在同年的10月,百度Apollo又与广汽埃安达成合作,打造了Apollo Moon埃安版。

同样从产线上前装出厂的还有AutoX的第五代无人车。

2021年7月,AutoX发布了其最新一代无人车。

基于克莱斯勒大捷龙打造,全车50多个传感器,光是800万像素的摄像头就有28个,满满的金钱的味道。

但是这些车型,仅仅是把Robotaxi从改装时代走向了前装时代。

如果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他们仅仅是在后排安装了屏幕,也便于乘客进行必要的交互。

可以说,这些车型并不是为了Robotaxi的“接单”而生。

但是到了今天,时代又不同了。

时代变了,Robotaxi从服务体验为出发点

就在前天,文远知行发布了全新的量产Robotaxi——GXR。

相比上述的几款车型,可以说这款车就是为“服务”而生。

这款车面向L4级自动驾驶运营,保留了必要的控制机构,但是兼顾了乘客的乘坐感受。

从GXR的尺寸和结构上也能看出,中国人骨子里对“大空间”的追求。

它采用大平层设计,形似面包车,侧窗处采用大面积的隐私玻璃。

并且相比起Cybercab的极简风科技感美学,GXR的座舱则带着浓浓的“中式关怀”:

车内无尖角和锐角设计,在乘客移动或路面颠簸时更安全。

GXR座舱

GXR车长5018mm、轴距3100mm,车厢净高1340mm。

采用了隐藏式B柱设计,前车门和侧滑门可同时开启。

官方表示最大开启空间宽度达到了1831mm,高度达到了1285mm,上下车更方便,妥妥的商务级待遇。

来到车内,有三排座椅,后两排为乘客区,共计5座供服务,二排有效腿部空间超0.5米,三排有效腿部空间超0.4米。

除了能让乘客坐姿舒适,GXR还特设了随身行李区,能够容纳至少1个随身背包和1个22英寸行李箱,不仅取放方便还能避免下车忘带。

有细心的朋友可能刚看完开车门的图就发现了:这车没副驾。

GXR车内设计

这也是GXR的特殊处理之一:取消副驾驶位,将前排空间更多释放给乘客,放东西或舒展腿部都可以。

在Robotaxi领域,GXR可以说“得房率”最高。

GXR

Cybercab车内

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特斯拉也和其他Robotaxi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目前来看,Cybercab采用视觉方案,没有激光雷达,

而在GXR的车身上,你可以直接看到它的众多传感器。

比如车顶的激光雷达模组,挡风玻璃处的相机模组,车侧、车头等处的盲区感知模组。

并且,它还有1300TOPS的算力。

文远知行全新一代传感器套件Sensor Suite 5.6布局示意

GXR

在安全兜底策略上,GXR除了靠单车的能力,还会有一套远程车控系统,能够远程控制加速踏板、刹车等等。

并且GXR车内四门均贴有紧急离车标志,中央扶手箱内配有缓停按钮和破窗安全锤,便于乘客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取用,遇⁠险脱困。

当然,Robotaxi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投入运营。

特斯拉Cybercab的量产时间目前定于2026年,但这很显然是一个激进的时间。

因为特斯拉还没能扫清无人车量产的障碍。

这里的障碍,既有监管层面,也有FSD发展进度的问题。

大众已经对马斯克立下激进Flag的事情习以为常,2026年,应该没有太多人会选择相信。

但是定位是L4的GXR,在运营上的压力要小很多。

一来,这只是一款面向中国出行场景,正向设计的全新Robotaxi车型,二来,文远知行在国内已经有超1800天的Robotaxi公开运营经验。

目前,文远知行GXR具体投入运营的时间,官方还暂未透露。

宝宝巴士也有无人车版

其实文远知行的GXR并不是第一款面向共享出行的Robotaxi。

Waymo与极氪联合打造的Robotaxi

最近大热的“宝宝巴士”极氪MIX,它的出身其实也是针对无人共享出行场景。

早在2021年,极氪和Waymo就联合宣布,双方共同打造了一台无人车。

当时,Waymo找到极氪时提了一些需求,例如车的尺寸要小,但是空间要尽可能的大,并且上下车要足够方便。

于是,有着可爱的胶囊造型的M-Vision就横空出世了。

只是不知道你作为乘客,是否喜欢这样的无人车呢?

写在最后

能够看出来,特斯拉Cybercab在设计上与其他车型存在本质的不同。

不管是Waymo的第六代无人车“宝宝巴士”,还是文远知行的GXR,更多的都是为了空间而打造。

而特斯拉Cybercab,则更专注于单人/双人出行场景,没有以更舒适的乘坐空间为导向来设计。

文远知行GXR,是当下共享出行的最优解。

但特斯拉Cybercab,则代表着我们对未来无人驾驶的美好畅享。

Tags: